怎么读解“828名”这个数字?它是多是少?报告同时提供了这样几个评价维度:跟毕业生总量比起来,自主创业者仅占0.47%;今年的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相比往年已经大幅增加,比去年同期增加70.7%;其中,毕业生创业最多的是东华大学,共有170多名毕业生创业。而据了解,在江苏、浙江两省,今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 2.6%和4.42%.换言之,单以0.47%和2.6%、4.42%来作横向比较,很难说苏、浙的创业热情就有多高,但上海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显然不强。
有人认为,和上海相比,苏、浙的中小企业更为发达,这无形中会给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促动。而上海一直是国企重镇,改革开放以来尤其侧重外向型经济发展。在这样一个环境下,那些发展稳健、资本雄厚、舞台宽阔、长袖善舞的大公司,无论国资、外资还是私营,很容易成为高校毕业生们的首选。诚然,毕业生大可依个体理性去做最合适的选择。然而,作为一座以“全球城市”为愿景的城市,上海却不得不深思自己与一方“创业乐土”的距离。
早在20世纪末,就有一些目光敏锐之士发现,21世纪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:“附加值”比“埋头苦干”更重要;以“设计”、“创意”为内核、注重发掘和呼应消费者生活感受力的美学经济、创意经济、体验经济,远比重“量”的“规模经济”更能赢得人心。这种注重深度的新的生产方式不仅重新组织着人们的经济、社会生活,也不再像“规模经济”那般靠“量”的积累、经济锁链的延长就可以取胜,转而必须靠创意和想象力去实现。
而对这种“深度经济”的孵化和培育,传统意义上的大公司从体制、机制到管理思维、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度、快速反应能力,不再具有明显优势。不能及时转身的“精益管理”,很多时候成了桎梏,倒是那些体量小、反应敏捷、离市场最近、长于灵感巧思的创业者,更能取胜。而在创意经济、美学经济赚得盆满钵满,且赢得无数尊重与文化好感的背后,必有一批敢于创新、勇于在不断试错中摸爬滚打的青年创业精英。
站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,上海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身的优势与短板,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;更不能因为创意经济、体验经济代表未来,就抛弃过往的基础,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和传统产业说再见;也不必因为看到像“淘宝村”那样的创业基地在苏浙如火如荼,就说我们也要搞一批。筑巢引凤必要且迫切,但培育青年、培养人才仍是需要花力气、花时间去深耕的事。正如任何一项“打破铁盒”的创意,一开始大都简单笨拙,需要一步步安静地沉淀、积累、锤炼。
在创意大国英国曾有过两个案例。一个是政府鼓励不准备从事学术事业的高中毕业生,直接进入科目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教育阶段。无论是个人工作室还是模拟舞台,年轻人都可以在那里尽情尝试。在另一个案例中,一个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改良了花草修剪机的年轻人,仅靠网络销售及独具风格的营销模式,就取得了受人瞩目的商业成功。
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到,我们培育创业乐土的思路仍需打开。上海寸土寸金,对于土地空间等有较高需求的创意产业并不适合在这里生存,相反,那些具有高附加值、可实现移动乃至住家办公的创意产业,却大有发展前景。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类似改良花草修剪机的小创意,今日一小步,却孕育了未来更多的可能性。能让类似的“小事”得到孵化、进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地方,必定涵养着大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。(林曦)